我们在服药时,都会比较注意用药剂量和次数,但服药姿势同样关键。正确的服药姿势可以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还可以避免或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不能“躺”
大多数口服药需坐着或站着吃,此时食管呈自然垂直状态,有利于药物快速通过食管到达胃肠道,避免药物黏附在食管,对食道黏膜产生刺激。不然药物通过食道的时间就会延长,刺激黏膜引起消化道溃疡或延缓药物的吸收而降低药效。
需特别注意的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的双膦酸盐类(如阿仑膦酸钠等),该类药物若黏附于食管壁,易引起食管炎症、溃疡。服药后,保持上身直立至少30分钟,不能平躺。
不能“站”
少数药物可以坐着或在床上半平躺着服用,如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者口服哌唑嗪、特拉唑嗪等。用药时可能引起直立性低血压,导致患者突然站立时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甚至晕厥。因此,初次服用这类药时,建议在保持坐姿、卧姿时服用,服药后尽量避免立即起身活动,待药物在体内发挥作用、血压稳定后再缓慢改变体位,以防止发生直立性低血压。
用药无小事,姿势很重要。掌握最佳用药姿势,才能更好避免不良反应,达到最好治疗效果。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