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烧伤患者在我院烧伤科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和护理下,各项功能恢复正常,开开心心出院回家。
患者,女,49岁,因在家中做饭时,甲醇突然起火,导致其下颌部、双手等多处烧伤。凉水冲洗后被家属紧急送入我院烧伤科。
经专科检查,患者为浅二度烧伤,下颌可见多处微小水疱形成,内含淡黄色澄清液体,双手表面呈红斑,烧灼感明显。因伤处关乎到“脸”和“手”,患者担心预后影响到外表美观和生活质量,内心充满了恐惧和担忧。我院烧伤科医务人员捕捉到患者的情绪后,及时与之沟通、进行心理安抚,缓解其焦虑。治疗上积极给予清创换药,抗感染等对症治疗,以此抑制疤痕增生,并嘱咐患者尽可能自己抬手,进行适当活动,达到手部功能锻炼。
在科室人员的细心关怀下,患者一直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伤疤处也渐渐愈合脱落,手部恢复正常功能,能够正常进行生活。
在家烧伤 急救办法
1.“撤”
就是撤离火源、电源、热液、热蒸汽等热源。
当发生烧伤的时候,需要在第一时间内脱离热源。电烧伤首先断电,电源开关较远时,用绝缘体使伤者脱离电源,电烧伤严重者就地平躺,观察其心跳和呼吸,电烧伤主要损伤的是伤者的心脏,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火焰烧伤时,先迅速的断电、断气,正确的呼救、灭火,火势无法控制时,及时呼叫救援电话119,不要贪念财物,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及时撤离,避免呼吸道烧伤及气体中毒;热液、热蒸汽烧伤就要快速脱离致热环境。
2.“冲”
烧伤离开致热源之后,一定要立即使用流动冷水对创面进行冲洗,水流不宜过大,时间30分钟左右,这是烧伤处理最关键的步骤。因为能够尽快降低烧伤部位的温度,带走热量,减轻组织的损伤。这里一定要注意两个字:“立即”,越快越好。第一选择就是冷水冲洗,千万不要涂抹牙膏、紫药水等,不仅会引发感染,还会影响到医生对烧伤程度的观察,导致伤口清理的难度增加。此外,水温和水流速度应适宜,不能使用冰敷,以免冻伤。
3.“脱”
在冷水冲洗一定时间,疼痛感减轻之后,就要松解衣扣,脱掉的衣物,如果不方便脱掉时,可以使用剪刀将其剪开。去掉周边衣物,到医院就诊后医生清创时处理掉剩余衣物。
4.“盖”
使用家中清洁的干被单或干毛巾盖住或包裹住烫伤位置,保护创面避免污染,还可以保暖,防止感冒的发生。
5.“送”
在经过上面的初步处理之后,家属要及时送往就近的医院就诊和治疗。病情严重者脱离致热源后,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120,一边有序的处理,一边等待120急救车的到来。在等待的过程当中若烧伤情况比较严重的时候可以适当的饮用淡盐水,在补充水分的同时预防或者降低休克的危险。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