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地冻,注意“三防”
编辑时间:2024-01-11       浏览次数:216 次

image.png

随着冷空气来袭,全国大部分地区呈现断崖式降温。在天寒地冻的时节,应该如何正确御寒?怎样防范意外伤害?

一防 防失温


寒冷天气,失温是冬季户外活动最常见的危险之一。一般来说,失温是指人体热量的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引起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寒战及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甚至导致死亡。


寒冬时节,大家如果长时间在户外活动,应预防失温来袭。


第一,选择速干面料的贴身衣物,避免穿棉质内衣。因为棉制品容易吸汗且不易导出汗液,容易酿成失温。


第二,在高寒地区徒步时,应随身携带保暖衣物,不要暴露在寒风中。保暖的帽子、手套、围脖、防风衣、厚袜子、防风面罩都是大风、寒冷天气出行的标配。


第三,要注意补充热量,比如饮用葡萄糖水或热水。


二防 防冻伤


冻伤是低温寒冷所致的损伤,温度越低、局部越潮湿、风力越大,损伤越重。


冻伤最主要的原因是忽视了保暖工作。冻伤者早期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等症状,甚至皮肤发黑、坏死。


天寒地冻的冬天,不可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如果必须外出,应穿上厚棉鞋、厚棉服。


在室外时,注意经常搓手、揉脸、按摩耳朵等薄弱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


要保持衣物干燥,不穿潮湿的鞋子和袜子,这是因为潮湿会降低皮肤的保温能力,更易形成冻伤。


多吃坚果、肉类、豆类等高热量食物,有助于提升身体的抗寒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用雪搓洗冻伤部位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这种做法会加重组织损伤。一旦遭遇冻伤,应尽快脱离寒冷环境。严重冻伤者应尽快就医。




三防 防煤气中毒


煤气中毒通常是由于一氧化碳的积聚而诱发的,常见于在密闭的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和做饭,或者用管道煤气时通风不良等情况。天冷了,一定要注意用电、用气、用火安全,还要注意勤通风。


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窒息性气体。家庭用煤炉或燃气炉不完全燃烧均可产生一氧化碳。引发煤气中毒的常见原因包括:烟囱堵塞、烟囱倒风、烟囱接头不紧、煤气管道泄漏、煤气阀门未关闭、炭盆取暖等。


冬季在用煤炉取暖时,要选择质量合格的火炉和烟囱,并注意检查是否有漏气现象。要保持烟道畅通,防止烟尘倒灌。晚上睡觉时,不要堵上炉火的风门,屋内要设通风口,尽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刚刚生着的煤炉最容易生成一氧化碳,应及时开窗通风,并等炉火着旺后再封火。此外,没有烟囱时,切忌在室内用煤、木炭、木柴、焦炭等可燃物取暖。


上一篇:【科普】健康养生,提高免疫力,中医有大招!这些方法快用起来~
下一篇:【科普】急性呼吸道感染好转后仍久咳不愈怎么办?

相关资讯

· 儿童青少年警惕“甜蜜陷阱”,日常减糖可以这样做
编辑时间:2024-03-27
· 【科普】皮肤科系列科普第三十七期 | 银屑病患者的福音——生物制剂
编辑时间:2025-04-25
· 【科普】孩子的疫苗,到底要不要打?10个关键问题要了解
编辑时间:2025-04-25
· 【科普】第三十六期 | 滚蛋吧,“牛皮癣”!皮肤科范大夫帮您防病护肤,共筑“面子”工程
编辑时间:2025-04-25
· 【科普】医保基金监管集中宣传月 | 医保基金监管的相关政策和常见问题解读
编辑时间:2025-04-25
Copyright © 1941-2024 介休市医疗集团人民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介休市史公路199号   电话:0354-7288870  备案号:晋ICP备20240337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