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长期保持同一个体位,一不小心皮肤上就会出现压疮,看似不起眼的小病,若护理不当会导致压疮部位出现溃烂、坏死、感染、甚至引发败血症危及生命。 压疮也称压力性损伤,主要表现为长期受压部位皮肤缺血缺氧坏死、破溃,继发深部组织受损、溃烂。 压力因素是“罪魁祸首” 1.垂直压力:长期卧床、坐轮椅,或者夹板、内衬垫放置不当,石膏内不平整等,都会使身体局部承受垂直压力,这是引起压疮的最主要原因。 2.摩擦力:在床上活动、被动改变体位时,若硬拉硬拽,皮肤很容易擦伤,一旦再受潮湿污染,压疮就可能找上门。 3.剪切力:当病人平卧抬高床头时,身体下滑与床铺之间产生摩擦力,再加上皮肤垂直方向的重力,剪切力便产生了,它会引起局部皮肤血液循环障碍,进而诱发压疮。 压疮好发人群 1.过度肥胖或长期营养不良。 2.因疾病或治疗需求,活动受限的人群。 3.尿失禁或大便失禁病人。 4.昏迷病人。 5.高龄老人。 如何科学预防压疮 居家卧床患者,预防压疮的关键: 1.合理使用气垫床、软枕、软垫等预防工具,可在床上铺气垫床以减轻受压部位的压力,同时在易受压或易摩擦的部位垫软枕或软垫等。 2.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患者大小便后,使用温和的清洗剂及时清洁皮肤,轻轻拍干,避免按摩或用力擦洗有压疮风险的皮肤。 3.定时翻身,科学的摆放体位,翻身时可使患者采取平卧位、健侧卧位、患侧卧位,一般每2个小时一次,摆放体位后,在相应压疮好发部位垫软垫预防压疮的发生。 4.为患者翻身时避免拖、拉、推、拽、揉、擦等动作,以免挫伤皮肤。 5.补充营养,多吃高蛋白(牛肉、猪肉、蛋类、豆类等)、高维生素(水果、蔬菜等)、富含锌元素(海产品、瘦肉、干果)的食物,保证患者充足的营养摄入,提高皮肤的修复能力。 预防压疮是一场需要耐心和细心的持久战,掌握这些预防知识,让压疮无机可乘,让患者早日康复,回归健康生活。科学减压,关爱身体,让健康不留“压力死角”!科学防护,让压力无处可“压”! 治疗案例 一位82岁女性患者,因“右足跟部IV期压疮4月余”入住介休市人民医院烧伤科,患者骶尾部皮肤及软组织溃烂缺损,面积约6cm*5cm,创面周围肤色暗红肿胀,溃疡深达肌层,表面有少量脓性分泌物及腐败坏死组织,无出血,有恶臭味。给予每日清创换药,平卧气垫床,勤翻身拍背,控制感染,给予营养支持对症治疗。在我科医疗团队的精心护理及家属的密切配合下,患者伤口愈合良好,予以出院。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