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马上就要到啦!亲朋好友相聚,总少不了热闹的聚会。在聚会上,推杯换盏仿佛成了一种社交惯例,“感情深,一口闷” 这样的劝酒词也是不绝于耳 。 然而,在这欢乐的氛围背后,其实隐藏着许多容易被忽视的健康隐患。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喝酒,对于一些特定人群而言,酒精可不是增进感情的 “助推器”,而是危害健康的 “隐形杀手”。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到底哪些人真的不适合喝酒,让大家在享受欢聚时光的同时,也能多一份对他人的理解与尊重。 1、肝病患者 肝脏为酒精代谢的主要场所,长期喝酒可能会加重肝脏负担,引发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对于已经患有肝炎、肝硬化等肝病的个体,任何酒精摄入都是禁忌,因为这可能会加速病情恶化,严重威胁生命。 2、高血压患者 酒精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短期内可能使血压下降,但长期喝酒可能会导致血压难以控制,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如心脏病发作、中风等。高血压患者因严格限制酒精摄入,以免影响病情稳定。 3、糖尿病患者 酒精可影响血糖水平。一方面可能引起血糖骤降,导致低血糖,另一方面长期大量饮酒可能会导致胰岛素敏感性,干扰血糖控制,加重糖尿病并发症。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谨慎喝酒,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4、正在服用特定药物的人 很多药物与酒精会发生交互作用,如抗生素、抗抑郁药、止痛药等,可能增强药物副作用,如昏睡、呼吸抑制、胃出血等。在服药期间,尤其是处方药,应避免喝酒,以防产生危险后果。 5、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孕期喝酒可能会增加胎儿酒精综合征的风险,造成婴儿出生缺陷、智力低下等问题。哺乳期喝酒,酒精可能通过母乳传递给婴儿,影响婴儿的发育和健康。因此,这两类人群应完全避免饮酒。 6、有酒精依赖或成瘾史的人 对于曾有酒精依赖或成瘾史的人来说,即使是少量喝酒也可能触发复饮,导致病情复发。因此,此类人群应彻底戒酒,避免任何可能引发复发的场合。 7、遗传性酒精敏感人群 部分人群因遗传因素,对酒精代谢能力较弱,喝酒后易出现面部潮红、心跳加速等反应,长期喝酒更易导致健康问题。 8、精神疾病患者 酒精可能加重抑郁、焦虑等精神疾病的症状,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导致疾病复发。 喝酒,本应是一种个人选择,而非社交绑架。在欢聚的时刻,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彼此的健康与幸福,而非杯中之物。不再劝酒,不仅是对他人健康的尊重,也是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表现。 春节将至,阖家欢乐,美酒佳肴,团圆之时。 在这里,我院肝病防治中心主任白亮东与护士长晋桂霞携全体医护人员祝全市人民: 新春快乐,蛇年吉祥! 事业顺利,生活幸福! 健康常伴,好运常来!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