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不可忽视的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百日咳”
编辑时间:2025-01-20       浏览次数:171 次

科普

每到冬季来临之时,各种儿童呼吸道疾病问题频繁出现,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呼吸道病原体“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其中还有一个惯会隐藏的“杀手”,他就是常常被家长们忽视的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百日咳”。

微信图片_20250120153442.jpg


Part.1

什么是百日咳?


图片

百日咳是一种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细菌性呼吸道传染病,病程可长达2-3个月,故有百日咳之称。今年来全国报告百日咳病例数上升趋势明显,因此大家需要加强关注。


Part.2

百日咳的症状及表现


图片

什么情况下需要警惕宝宝是否得了百日咳呢?百日咳有什么临床表现?   

典型百日咳症状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阵咳终未出现鸡鸣样尾声。临床分为3期,分别是卡他期、痉咳期、恢复期。

1、卡他期(持续1-2周)

低热、咳嗽、流涕、流泪等症状,类似感冒。最初为单声干咳,2~3天热退后咳嗽加剧,以夜晚为甚。

2、痉咳期(持续2-6周)

第7~14天后热退而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常为短促咳嗽10~30声,伴咳嗽末深长吸气,吸气时空气经狭窄、紧张状态的声带而发出“鸡鸣样”哮吼声。随后反复连串阵咳,直到大量粘痰咳出或随胃内容物吐出,昼轻夜重。

婴儿:可能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嘴唇乌紫、发绀、气促、甚至窒息。

青少年/成人:轻微咳嗽或持续性咳嗽,可无典型痉挛性咳嗽。

3、恢复期(持续2-3周)

咳嗽频率和严重程度逐渐减轻,咳嗽后呕吐也逐渐缓解     

Part.3

百日咳是如何传染的?


图片   

人是百日咳鲍特菌的唯一宿主,百日咳患者、隐性感染者及带菌者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患者排出的飞沫或呼吸道分泌物传播。人群普遍易感,5岁以下儿童多发。百日咳潜伏期5~21天,一般为7~14天,从潜伏期开始至发病后6周均有传染性,尤以潜伏期末到出现咳嗽症状后2-3周传染性最强。 


Part.4

如何预防百日咳?


图片

1、预防接种

接种疫苗是预防百日咳的重要方法之一,适龄儿童应及时、全程接种百白破疫苗。

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百白破疫苗和白破疫苗免疫程序调整实施技术方案》要求,我国儿童出生后在 2 月龄、4月龄、6 月龄分别接种 1 剂,18 月龄和 6 周岁分别加强接种 1 剂百白破疫苗。

2、病人管理

确诊病例应严格按照医嘱居家或住院隔离治疗,佩戴口罩直至咳嗽消失。

3、接触者管理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21天,发现可疑病例及时隔离治疗。托幼机构医学观察期间应加强晨午检和因病缺课追踪。

4、切断传播途径

病例居室定时开窗通风、湿式扫除,勤晒衣被,无需终末消毒。对病例痰液、呕吐物可用漂白粉等含氯制剂消毒。

5、易感人群日常预防

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多开窗通风,咳嗽或者打喷嚏时遮掩口鼻,小孩、年老体弱者、孕妇等易感人群少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动,在公共场所注意戴好口罩,避免跟咳嗽患者近距离接触。注意清淡饮食,劳逸结合,合理作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

转自:晋中疾控


上一篇:【科普】甲流在流行!5招保护自己
下一篇:【科普】疾控专家预判:1月中下旬流感活动水平将下降

相关资讯

· 儿童青少年警惕“甜蜜陷阱”,日常减糖可以这样做
编辑时间:2024-03-27
· 【科普】皮肤科系列科普第三十七期 | 银屑病患者的福音——生物制剂
编辑时间:2025-04-25
· 【科普】孩子的疫苗,到底要不要打?10个关键问题要了解
编辑时间:2025-04-25
· 【科普】第三十六期 | 滚蛋吧,“牛皮癣”!皮肤科范大夫帮您防病护肤,共筑“面子”工程
编辑时间:2025-04-25
· 【科普】医保基金监管集中宣传月 | 医保基金监管的相关政策和常见问题解读
编辑时间:2025-04-25
Copyright © 1941-2024 介休市医疗集团人民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介休市史公路199号   电话:0354-7288870  备案号:晋ICP备20240337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