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3月18日是第25个“全国爱肝日”,主题是“中西医结合,逆转肝硬化”。
肝脏是人体物质代谢最为活跃的器官,它与胆囊、胰腺一起在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排泄、生物转化以及代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发现,大约80.3%的肝硬化患者存在营养不良,其中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中约20%出现营养问题,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近50%有营养问题,例如消瘦、体重下降、肌肉组织减少、持续乏力、白蛋白低、肝功能恢复缓慢、反复腹水、感染等不良症状。
如何改变肝硬化患者的饮食和营养状态呢?
饮食营养的途径:首选经口营养。肝硬化治疗目的是为了提供足够的营养,保护肝脏,减轻肝脏负担,防止并发症。睡前加餐模式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
特殊情况下的营养支持:在并发腹腔积液、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门脉高压并发症时,胃肠内营养支持难以满足患者需要,以肠内+肠外营养方式临床效果最好。可以考虑加用肠内营养液,顾及肠道功能,保证营养的吸收,降低再出血率。
肝硬化营养治疗原则
肝硬化患者应给予高热量饮食,具体供给量应视病情而定,一般每天为2500~3000kcal。
蛋白质以每天1.5-2.0g/kg为宜,含有各种氨基酸的牛奶、蛋类、肉鱼类等高价动物蛋白为佳;当发生肝昏迷或血氨增高时,应减少蛋白质摄入。有肝功能衰竭、肝昏迷倾向,血氨偏高时,蛋白质应限制,甚至暂时禁用。
应供给丰富的多种维生素,以保护肝功能,如维生素B族、维生素C、叶酸、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
有轻度腹水者宜低盐饮食,每日食盐1.5-2.5g;严重水肿者宜采用无盐饮食,每日食用盐限制在0.5g,进水量限制在1000ml以内,待病情好转后逐渐恢复食盐量。
伴有门静脉高压者,禁用生硬、粗糙、冷烫及刺激性食物,以免发生消化道出血。
酒经血液进入肝脏进行代谢,是肝脏疾病的主要诱因之一,所以肝硬化患者严禁食用酒精及含酒精类食品饮品。
肝病患者的营养治疗是其综合治疗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营养管理不仅有助于肝脏疾病的恢复,还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如果肝硬化患者对于自身的营养及饮食有疑问,可以通过去医院临床营养科门诊就诊或者住院期间请临床营养科会诊的方式来判断自身的营养状况。营养医师会通过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评估等方式进行综合评定,最终给出准确的营养诊断以及个性化的营养建议。
相关资讯